TEL:0898-08980898
MESSAGE客户留言
热线电话:
0898-08980898
首页
关于我们
作品展示
团队组成
公司动态
行业资讯
资质荣誉
服务特色
人才招聘
客户留言
联系我们
团队组成

高级化妆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团队组成 > 高级化妆师

湛江科技学院:“别人家的同学”又双叒来炸场了!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12:42:23

 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,刘雨萱的字典里没有“设限”二字。她不仅专业课稳居第一,还跨界拿下爵士舞教练、高级化妆师等证书……

  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领跑学业,六学期总平均分93分,2023-2024学年综测达95.53分,斩获国家奖学金、学校特等奖学金等。在《时代教育》《教育学文摘》等专业期刊发表4篇学术论文,带领团队拿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一等奖、商务谈判国赛二等奖,获“助理商务谈判师”等专业认证——这些成果既源于她对专业学习的深耕,也离不开学校“以赛促学”的机制与校企合作平台的支持。

  在实践领域,她赴柬埔寨支教获“优秀志愿者”,参与“志愿广东”等志愿服务超1000小时,策划的民族团结文创项目获省级三等奖。大学期间,她运用专业知识创办了个人自媒体号,短短三年粉丝量增长至18万,同时还参演了某品牌手机海外广告及平安保险广告、多次担任中粮福临门活动主持。

  从德港国际货运的崭露头角,到成为六福珠宝的特邀嘉宾;从投身“蒲公英计划”三下乡实践,到以自创品牌主理人的身份投身创新创业浪潮—— 她以多元身份突破边界,用跨界能力书写成长故事。手握国际注册爵士舞教练、高级化妆师等跨领域专业证书,更将茶艺品鉴、网球运动等爱好内化为综合素养,完美诠释了学校“五育并举・五创融合”的育人内核。她的每一步突破都有迹可循:学校与企业的共建实习基地提供了实战土壤,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给了她试错的底气,而“五育并举·五创融合”的育人理念,更让她明白:优秀从不是单一维度的突围,而是让知识、兴趣、责任在碰撞中生长出更强大的生命力。

  刘雨萱的成长轨迹中始终跃动着湛江科技学院的创新创业基因。“学校给予我的,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深度,更是让多元梦想生根的广度”刘雨萱说,正如她用行动证明:当个人追求与学校培养同频共振,青春将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。

  田间地头,有个皮肤黝黑、挽着裤脚、笑容灿烂的学生,经常跟着农户学习海稻种植技术,他就是蔡锦辉。

  2022年春季学期,当多数学生仍忙于课程选择时,蔡锦辉已带领团队专注于实验室研究,以“海稻86”这一特色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,致力于攻克功能食品开发的技术难题。在实验过程中,团队成员通过反复调试参数,对稻米提取物进行光谱分析;为解决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瓶颈问题,他们持续进行数据比对与方案优化。从初期的小试生产开始,每一次实验数据的异常波动都被视为技术突破的重要参考依据。

  2023年,蔡锦辉团队迎来了关键的突破期。新学期开始,他们就入驻了学校孵化基地,创新创业优惠政策、专业的导师团队为项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五月田间,他们跟随“百千万工程”深入雷州半岛的盐碱地,在烈日下观察海水稻的生长特性。当粗糙的稻叶划过指尖,当咸涩的海风拂过面庞,这群年轻人真正读懂了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深刻含义。盛夏六月,“盛稻食品有限公司”正式注册成立。当鲜红的营业执照捧在手中时,蔡锦辉激动地说:这不仅是公司的诞生,更是我们梦想的落地生根。”年底,当中试产品在市场上获得热烈反响,当销售数据不断刷新预期,团队成员相拥而泣——那些熬过的夜、流过的汗,此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。

  2024年的春风带来了新的机遇。海水稻功能食品成功实现市场化推广,同时“攀登计划”的立项为深入研究注入了强劲动力。站在2025年“挑战杯”省赛的舞台上,蔡锦辉深知,这既是阶段性成果的展示,更是新征程的起点。他们用五年光阴,将实验室里的奇思妙想变成了惠及民生的创新产品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真谛。在学校的支持下,这项始于青春理想的科研实践,最终在创新驱动的土壤中结出丰硕成果。

  在校园中,蔡锦辉及其团队关于海水稻功能食品的研发历程,犹如一粒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稻种,在校园的创新创业沃土中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
  在音乐舞蹈学院的练功房里,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在反复推敲动作细节——她是2021级舞蹈编导专业的周威霞,一位用汗水诠释热爱、以创新传承文化的青年追光者。

  初入大学时,周威霞便立下“当一名创作者”的目标。面对舞蹈编导专业繁重的课业,她将课堂所学的编导技法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,连续三年稳居专业成绩榜首,斩获国家奖学金、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等40余项荣誉。但她深知,真正的艺术需要扎根传统、拥抱创新。大二那年,她带领团队申报国家级大创项目《藤牌功班舞的舞台转化与创新发展研究》,为还原徐闻非遗舞蹈的原始形态,她与队员深入乡村采风,在老艺人口述中记录动作碎片,用影像资料拼接文化记忆。“当我们在东莞村与传承人共同起舞时,才真正读懂了藤牌功班舞中蕴含的尚武精神。”这段经历让她带领团队获得了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,并在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,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。

  作为党员,她始终践行服务初心。担任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期间,组织参与党支部的各项活动,并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,搭建“传帮带”交流平台;作为班长兼团支书,她曾深夜协调班级事务,认真倾听班上同学心声;作为创新团队的一员,在多个项目里和不同专业同学磨合创意,把争执转化为灵感。

  最令她难忘的,是毕业晚会担任总导演的经历。她深切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,也感受到谢幕时彼此拥抱的真诚共鸣。

  如今即将毕业的周威霞表示,课堂上共同求知的专注时光、活动中携手奋进的热烈场景、在挫折前彼此鼓励的温暖瞬间,都将化作前行的力量,支撑她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勇敢追梦 。

  他是刘俊宇,一名党员,他曾在军旅熔炉中锻造钢铁般的意志,现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精耕细作。

  2019年9月,当同龄人徜徉在校园的象牙塔时,他毅然选择携笔从戎。在湖北武汉这片英雄的土地上,经历了人生最刻骨铭心的蜕变。新冠疫情肆虐期间,作为驻鄂部队的一员,他与战友们昼夜不息地守护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的生命防线。记得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夜,他顶着零下的低温完成重点区域布防,护目镜上的冰碴与汗水交织成特殊的勋章。更难忘的是执行安保重要任务时,连续72小时的高度戒备,让刘俊宇深刻体会到“绝对忠诚、绝对纯洁、绝对可靠”的深刻内涵。这段军旅岁月不仅让他荣获“四有”优秀士兵的殊荣,更铸就了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”的军人本色。

  2021年9月退役复学后,刘俊宇将军人的执行力转化为服务师生的日常。作为班级班长兼团支书、学院党建服务中心副主任,他创新推出“红色1+1”学业帮扶计划,组织党史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20余场。作为社会服务的热心者,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,累计捐献全血2400ml。在专业学习上,清晨图书馆的晨光见证了他研读的身影,实验室的仪器记录下他反复调试PLC控制系统的执着。这份坚持让他连续三年包揽学校一等奖学金、特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,更在“挑战杯”等赛事中斩获省级奖项3项、校级荣誉8项。

  从迷彩军营到学术殿堂,从操作台前到乡村振兴一线,每个舞台都让他深刻体会到:真正的成长在于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时代洪流。

  “我的座右铭是‘勤学善思立其基,精技笃行致其远’,我将在智能电网研究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用专业报国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。”刘俊宇坚定说道。

  去年盛夏时节,郑忆鹏带领湛江科技学院“梦想引航”实践团奔赴廉江市塘蓬镇,投身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实践浪潮。初抵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土地,通过深入走访调研,发现当地面临着留守儿童教育缺失、村小师资力量不足、老年人慢性病高发、特色产业开发乏力等多重困境。面对这些挑战,他们开启了一段饱含汗水与温情的乡村振兴实践之旅。

 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,郑忆鹏带领团队走遍了安和村、黄屋村等6个自然村,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一对一送教课程,还精心策划了“筑梦校园行”活动,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医药学院的实验室、标本馆,让孩子们亲手触摸中药材,感受传统医学的魅力。当200余份装满文具、书籍的成长礼包送到孩子们手中时,那一张张绽放的笑颜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。

  在健康服务方面,郑忆鹏还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,组建了“银发守护”医疗小分队。队员们顶着烈日,背着药箱,走村入户为老人们提供血压血糖检测、中医体质辨识、针灸推拿等专业服务。“记得在为黄屋村张奶奶诊疗时,我们发现她长期服用降压药却不规律监测,立即为其建立了健康档案。”郑忆鹏介绍,14天不间断的健康服务活动,累计服务村民300余人次,发放健康手册500余份,用专业与爱心为乡村筑起一道健康防线。

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。他们深入当地灵芝种植基地、黄皮果园等特色产业区,白天实地考察生产流程,晚上挑灯夜战整理数据。通过对比分析市场行情,撰写了7份详实的产业发展报告,并运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技术成果,为灵芝产品设计了全新的包装方案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他们借助新媒体平台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形式将“上山三宝”等特色农产品推广至更广阔的市场,累计获得2万余次网络关注,帮助村民拓宽了销售渠道。

  这段满载收获的实践之旅,不仅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,更获得了3个村委会的书面致谢。团队先后荣获2024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,实践成果在“挑战杯”“互联网+”等高水平赛事中斩获省级银奖、二等奖等佳绩,并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。

  回望历程,郑忆鹏满是感慨:这是青春和乡村的深情对话,是知识和实践的美丽邂逅,是“百千万工程”生动的诠释,也是我们青年学子最珍贵的成长印记。